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107章(1 / 2)

他语气平稳,却字字如刀,直接将“构陷”、“污蔑”的帽子反扣了回去。

李大人脸色一变,萧连誉正要开口。

沈朝青却不给他机会,继续道:“至于北境军械……此事我早已命人暗中查探多时,正待收网。昭王消息倒是灵通,竟比我这个主持清查之人,更早拿到了确凿证据?莫非……昭王与那盗取军械、意图不轨之人,有什么牵连不成?”

他巧妙地将话题引回,反将一军,暗示萧连誉做贼心虚,急于灭口或栽赃。

朝堂之上顿时一片哗然,支持沈朝青的官员纷纷出言驳斥萧连誉一党,双方唇枪舌剑,气氛剑拔弩张,如同绷紧的弓弦,一触即发。

就在这混乱之际。

殿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而整齐的脚步声,伴随着金属甲胄碰撞的铿锵之声,以及侍卫的呵斥与阻拦声。

“何人胆敢擅闯宣政殿?!”

沈朝青眉头一皱,放下手中的朱笔,心中掠过一丝疑虑。

他安排的戏码里,并没有这一出。

几乎是同时,沉重的殿门被从外面推开,掌印大太监林绶手持一卷明黄诏书,在一队全身披甲的精锐禁军护卫下,步履沉稳地走入殿内,径直走向御阶之下。

更令人心惊的是,他身后还跟着几位德高望重、神色复杂,但显然已被提前沟通好的内阁重臣和宗室元老。

萧连誉等人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弄得一愣,暂时停下了争吵。

沈朝青心中猛地一沉,一股不祥的预感瞬间攫住了他。

这阵仗……不像是萧连誉的手笔,倒像是……

他的目光锐利地射向林绶手中那卷诏书。

只见林绶面向满朝文武,深吸一口气,展开那卷明黄诏书,用清晰而庄重、不容置疑的声音,高声宣读:

“朕承天命,抚有区夏,夙夜兢兢,十有八年于兹矣。然天不假年,躬遘危疾,殆弗能兴。皇天后土,实所共鉴。”

开场白便让所有人心头一紧。

“君后沈朝青,睿智神武,秉性仁孝,英武明断,克膺景运,深肖朕躬……文武群臣,军民耆老,合词劝进,至于再三。”

听到这里,沈朝青的瞳孔骤然收缩,放在膝上的手无意识地收紧,指节泛白。

他难以置信地看向林绶,又猛地转向身旁空置的龙椅方向,仿佛能穿透宫墙,看到那个此刻应该躺在寝宫里“安心养病”的男人。

萧怀琰!他竟然……

林绶的声音还在继续,如同洪钟,敲在每个人心上:“今稽符眷命,岂敢固违?俯徇舆情,逊位别宫,谨于今日,传位于君后沈朝青……其即皇帝位,以嗣大统……布告天下,咸使闻知。咨尔臣工,协心辅弼,同扶社稷……”

禅位诏书!

萧怀琰竟然在他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,留下了传位诏书,并且选择在这样一个萧连誉发难、朝堂混乱的时机,由掌印太监和禁军当众宣读。

这无异于一道惊雷,炸得整个宣政殿鸦雀无声,落针可闻。

所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惊天变故震得失去了反应。

萧连誉脸上的得意和义愤彻底僵住,转为难以置信的惊愕和恐慌。

他千算万算,算尽了沈朝青的种种反应和退路,却唯独没有算到,萧怀琰会如此决绝、如此不合常理地,直接将皇位拱手相让!

这完全打乱了他所有的布局!

今年的海棠,该开了

沈朝青也没想到,萧怀琰所谓的对策,所谓的保护,竟然是如此直接,如此霸道,如此不容拒绝地,将整个辽国的江山社稷,以一种近乎儿戏却又无比正式的方式,硬生生塞到了他的手里。

在他还在精心布局,与萧连誉在棋盘上你来我往、争夺先手之时,萧怀琰已经不耐烦地,直接伸出手,将整个棋盘猛地掀翻!然后,把象征着最终胜利的皇冠,不由分说地戴在了他的头上!

沈朝青猛地站起身,珠帘因他的动作而剧烈晃动,发出清脆的撞击声。

林绶已宣读完诏书,他恭敬地捧着那卷明黄,面向依旧处于震惊中的沈朝青,深深躬身:

“请陛下,即位!”

他身后的禁军与重臣,也随之齐声高呼,声音震动了整个大殿:

“请陛下即位!”

声浪如同海啸,将尚在挣扎的萧连誉一党彻底淹没。局势,在萧怀琰这石破天惊的一招之下,瞬间逆转。

沈朝青站在御阶之上,感受着四面八方汇聚而来的、或震惊、或敬畏、或不甘、或期待的视线,缓缓闭上了眼睛。

再睁开时,眸子中已是一片深沉的平静。

他伸手,掀开了阻隔在他与龙椅之间的最后一道珠帘。

棋盘已翻,棋局,由他重新开始。

宣政殿内的喧嚣与山呼,如同潮水般退去,被厚重的殿门隔绝在外。

沈朝青甚至没有多看那象征着至高权力的龙椅一眼,在初步稳定朝局,将萧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